首页 > 动态

守望相助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藏文书法课是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各类丰富的兴趣班里最具民族特色的课程。图为该校学生在“墙星”上练习藏文书法。拉萨融媒记者 左晓萌摄

  “这些孩子是贫困地区的明天和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明天和希望。所以,我们把这项工作命名为‘希望工程’。”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全国上千所小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从最北的北极镇到最南的海南岛,从青藏高原到井冈山革命老区,这些学校分布在天南海北,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希望小学。

  11月27日,记者来到堆龙德庆区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走进学校大门,抬眼是湛蓝深邃的天空,远处有依稀可见的雪山,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这里愉快地成长。这所希望小学1997年由姜昆、黄小勇两个爱心人士出资60万,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出资修建,在2011年重新修建后,孩子们有了更加丰富的校园生活。高高的教学楼、整洁的宿舍、和蔼的老师,音乐教室、足球场、篮球场……精心布置的各种教育宣传挂图覆盖每个角落,各类文化长廊遍布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人文情怀

  温暖孩子幼小的心灵

  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共有900多名学生,25个教学班。其中包括藏文班、汉文班、外地务工子弟班、精准扶贫班。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响起,外地务工子弟班一年级的同学们跑进了教室里。一会儿功夫,原本喧闹的教室安静了下来。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教室,靠墙一边有两组暖气,冬日的教室暖和极了。这堂课他们学习的是藏语文,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跟着老师背诵藏文字母。“我爸爸妈妈在拉萨打工,我在这里上学。我在学校里可以学到藏文,用藏语和藏族同学交流,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来自甘肃的一年级学生张国梅告诉记者。

  精准扶贫班约有40名学生。8岁的格桑扎西在这个班学习。“我是去年来到拉萨的,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是现在拉萨就是我的家,我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旱地冰球班、泥塑班、脸谱绘画班、藏文书法班等兴趣班,很多都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在这里我很开心。”格桑扎西高兴地说。

  在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还有不少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的学生,他们来自昌都、当雄、尼木等地。近几年,几乎每个年级都有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有的班级甚至有十几个。而且凡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均享受与原校学生同等待遇。在学习上,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老师和他们交朋友、聊家常,专门开设“第二课堂”,课后或周末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生活上,学校设立了营养午餐,并让老师和学生一起用餐,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很快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丰富的兴趣课

  点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在与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副校长巴桑卓嘎的聊天中,记者得知格桑扎西提到的一大串兴趣班,也是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的一大特色。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学校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实际出发,精心设立了旱地冰球、藏族脸谱绘画、泥塑、藏文书法、音乐等兴趣课堂,为学生们搭建了更宽广的学习和展示平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学校的软件硬件设施可以说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一直以来,学校很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每周五下午,我们都会开展各种兴趣班教学,丰富多彩的兴趣班,点缀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们看到希望小学的教学正逐渐的更完善的发展。但是,我们兴趣班的老师大部分是文化课老师兼职的,相对来说,专业性不是很强。老师们必须多才多艺才能有课堂胜任能力,于是,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学习,再来教学生。”巴桑卓嘎说。

  丹增曲扎是一名数学老师,兼任藏文书法课老师。藏文书法课开课前,丹增曲扎还要帮年纪小的孩子们穿上蓝色的罩衣,他一边帮孩子们整理衣服,一边把孩子安排到离暖气近一点的地方。“学生就是我的孩子,他们非常聪明可爱。所以,作为数学老师,我想要在抓好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尽量给他们提供条件和发展的空间。我们想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新的学习大门,让他们看到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精彩的东西值得去学习。”丹增曲扎说。在藏文书法教室墙壁上,挂满了学生们的作品,“你看这幅藏文书法,是一名三年级学生写的,非常不错。”丹增曲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播种希望

  激励更多追梦人

  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有两个学生食堂,一个是“三包”食堂,一个是清真食堂。食堂干净整洁,每天有四菜一汤,两荤两素,饭菜都很丰富。

  “不能挑食,各个种类的菜都要吃。”“你今天吃了多少,有没有好好吃饭。”“不许跑着吃东西,坐好。”……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校长唐素芳和各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们在食堂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地排队打饭,待学生们坐好吃饭后,老师们才开始去打饭,坐在学生旁边一起吃。

  “我们国家的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既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也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能和其他老师们一起,播种希望,守望相助,温暖更多青少年、激励更多追梦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唐素芳说。

    来源:拉萨日报


上一篇:帮助孩子克服阅读困难    下一篇:守望大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