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丨他的不乖可能是抑郁 |
![]() |
“现在的孩子就是脆弱,小屁孩儿咋就这么矫情!” “真该把你丢回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看看你还有没有力气在这儿胡思乱想!”
大部分家长都会对自家看起来总是“闹脾气”“不乖”的孩子说这些话,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学习条件孩子就应该要满足,“不乖”的话就应该要骂,要用“棍棒出孝子”的方法。但是,那些在家长眼里看起来是“不乖”“矫情”的表现就真的是家长以为的那样吗?如果家长可以认真坐下来好好倾听孩子的想法,就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真的是“生病了”。
点击播放视频 ↓↓↓ 小曾今年15岁了,家住四川泸州市泸县,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她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每天都会接送小曾上学、放学,如果不是抑郁症,这一家也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在今年暑假期间,小曾被确诊患上抑郁症,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连忙赶回老家带着小曾四处求医。在被确诊抑郁症后,小曾主动向父母提出想要去学习钢琴,而小曾自杀的地点正是学钢琴那栋大厦的楼顶。事发当天,小曾在个人QQ空间发布了自己坐在楼顶的照片,并配文称:“世界,再见…”正是这条QQ“说说”,引起了小曾哥哥注意并联系父母,等到小曾父母赶到楼下,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女儿从楼顶跳落的一幕,当时消防车刚到,楼下也没来得及做接应措施,就在这时小曾的父亲走出来企图伸手接住从25楼跳下的女儿......然而,小曾将父亲砸翻在地,两人均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青少年来说,“抑郁症”更像是一场“情绪的重感冒”,如果重视起来,及时治疗,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感冒致死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在遥远的古代。在孩子出现容易与他人起争执、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部分家长会觉得孩子只是“不乖”,只是因为孩子在青春期,过了这个时候就好了,在孩子出现自我伤害、自杀等倾向时,部分家长会自以为是的觉得孩子是在“无病呻吟”天天玩电脑看电视学坏了,不让孩子碰这些就好了。在孩子行为反常情绪出现问题是,家长不重视,不带着孩子去及时治疗,就像是放任一个正在重感冒发高烧的病人不管不顾,而且还要时不时的把病人关在寒冷的冰窖里一样,长此以往,本来可以靠治疗痊愈的病症也会变成不治之症。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的公益活动涉及到关心、教育、培养、尊重、救助五大领域,有爱救助行动、心理成长教育行动等十项公益行动。在心理成长教育行动中,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关心关注着孩子们可能承受的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家庭暴力、校园霸凌、游戏成瘾、学习压力、情绪障碍等带来的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及疾病,我们将切实为保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尽一份我们的力量。 图片及资料数据来源网络 来源:生命阳光爱心基金 作者:杨雯洁 |
上一篇:精准帮扶,让对口协作充满活力 下一篇:入职查询!把有性侵前科人员挡在校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