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健康小课堂丨男孩上课时突然尖叫,还不由自主甩头!诱因竟是…… |
![]() |
浙江一个9岁的男孩,在诊室门口不停地“啊啊啊”尖叫,每叫一声还伴随着一个不自主的甩头动作,把候诊的患儿家长们吓得不轻,这是怎么了? 医生通过问诊发现,孩子竟是4天连吃3个榴莲诱发了疾病…… 男孩上课时突然尖叫,每叫一声还伴随不自主甩头。 浙江杭州男孩贝贝今年9岁,患抽动症已有3年,最主要的症状是眨眼、甩头、清嗓子。 “6月份期末考试时,孩子因为压力大,病情有些加重,总是在课堂上发出怪声。当时到当地医院儿科复诊后吃中药调理,两周后病情就控制住了。”曾经的主治医生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到贝贝了,没想到再见他,病情竟如此严重,男孩在诊室门口不停“啊啊啊”尖叫。 孩子在兴趣班上课时突然发病,到了医院也没有丝毫减轻,贝贝妈妈张女士异常焦急,“暑假期间没有考试,我和爱人也没有打骂过孩子,孩子也没有心理压力,这个病为什么又加重了呢?” 医生想了想,问:“最近,孩子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食物?”张女士一拍脑袋:“孩子平时偏食,但凡是他爱吃的东西,我们都是整箱整箱买回家。最近4天,孩子一连吃了3只榴莲,吃上火了,还出了3回鼻血。” 抽动症通常反反复复,诱因与心理、情绪、饮食等息息相关,感冒、考试紧张,吃太甜、太辣、太冰等对感官刺激较大的食物后喉咙不适,都会诱发抽动,患儿会出现清嗓子、尖叫、挤眉弄眼等症状。平时每每遇到患儿家长,医生都会叮嘱一句,少吃热性和刺激性太强的食物。 “抽动症的孩子进食羊肉、牛肉要适量,容易上火的水果如榴莲、桂圆、新鲜荔枝等要少吃,以免出现喉咙痛、流鼻血等症状,诱发抽动症。”医生为贝贝做了治疗,开好药,又提醒了张女士。 抽动症患儿数量,今年明显增加 运动少、吃得太好是诱因“孩子没有自制力,饮食只求舌尖上的感觉,认为好吃就拼命吃。家长如果放任不管,容易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毛病。”来看病的孩子,有些一看饮食习惯就不太好,身体瘦弱或者过于肥胖,化验检查一做,微量元素、维生素失衡,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指标升高的还不少。 医生表示:原因首先是运动不足,大部分孩子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着。其次是吃得过多、过好,营养过剩,脾胃负担加重。加上孩子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疾病发作。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分为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有的孩子会出现清嗓子、犬吠样尖叫、污言秽语、模仿语言等表现,也有的孩子会挤眉弄眼、甩胳膊甩腿等。 陈医生曾接诊过两位小患者。一位11岁女孩,抽动症合并强迫症,将手背上的汗毛拔了个精光。还有一位10岁男孩,抽动症并发异食癖,把家里的塑料直尺“吃”掉了一截。 医生提醒: 暑假尾声记得提前切换“开学模式” “抽动症在5-12岁的孩子中比较多见,病情呢容易反反复复,一般到青春期2/3的患儿会痊愈或好转,但是有1/3可能持续到成年后。如果没能及时治疗、正确引导,会出现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问题、睡眠障碍、强迫症等等问题,增加了治疗难度,也影响病情恢复。”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引起抽动症反复发作的诱因是可以发现并可预防的。诱因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患儿受过惊吓,容易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好,都容易诱发抽动症。”医生提醒,平时家长要帮助患儿调整生活方式,增加户外活动。 不要过多关注抽动症状,不能总是大声对孩子说“怎么又眨眼睛了”“能不能别清嗓子了”这样责怪的话语,多和孩子聊聊天,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饮食要荤素搭配合理,尽量少吃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性食物等,尽量不要接触电脑手机游戏和惊悚恐怖的影视作品。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的身体锻炼,是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家长们一定不要疏忽!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 |
上一篇:留守帮扶行动丨退休教师坚持42年资助几十 下一篇:教育脱贫丨昆仑山下的教育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