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山区的孩子 也渴望了解科学前沿故事

  “学校里还有旱厕,条件很艰苦”

  “送书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毕竟脑子里的东西谁都抢不走”

  最早听说这所学校,在三年前,是朋友圈里一位广州的朋友发的。他从这所学校里出来,多年后,回到学校,发现校舍依然破旧,物资匮乏,就发了朋友圈,号召有爱的人能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孩子们。

  当年我联系上学校后,听说他们要给学生宿舍寻找高低铺,就帮忙找关系,虽然没有促成,倒让我开始关注起这所学校。

  今年已经是我第三年捐助这所学校了,前两年都是小范围内组织朋友和好心的客户一起参与,给他们捐书、捐棉被。目前我们捐了300多条棉被,还有几千块的书,但其实远远不够。

  捐棉被是因为山区冬天比较冷,我看到很多孩子的被褥都很薄,想让他们冬天睡得暖和一些。

  之前我也做过十几年的志愿者,知道送书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毕竟脑子里的东西谁都抢不走,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地丰盈内在世界,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可以更强大。

  我也去过学校两次。去一趟不太容易,虽然离贵阳不远,但是山路上都是大坑,来往都是工程车。也和孩子们聊过,好多孩子胆子很小,一站上台就不敢讲话,衣衫单薄。老师们的条件也很艰苦,只有校长办公室有个电扇。校长是本地人,放不下这里的孩子们,才从外地回来的。学校里还有旱厕,有蛆在爬,条件很艰苦。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里成长。

  “寝室床铺不够,两个孩子挤一床”

  “图书室里也有书,但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旧书”

  我们学校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大坝乡,是一所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建校历史很长,1926年就开办了。现在有840位学生,老师只有49人,算上其他临时聘用的,也才60个教职工,人手是完全不够。

  目前教学楼加办公楼有三幢,这还包括了宿舍和食堂,都是来自国家以及爱心人士的援建,硬件还可以,但是里面的软件设施其实还不到位。

  我们不是最困难的,乡下还有几所村级小学,孩子们到了高年级会转学过来。我们这个乡占地65平方公里,村落布局比较散,所以,学校的住宿生很多,差不多有近500人。

  住校生这么多,但是我们寝室的容量只有300多个学生,尽管标准是一个寝室八个人,很多床其实是两个孩子挤一挤的,比如家里姐妹、兄弟就会挤在一起睡。还有的寝室是用教室改的,得住20多个学生。

  这边的经济条件当然不能和你们东部比了,孩子们的家长以务农为主,或者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占四分之一。老师们很辛苦,但也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心里的那个小世界。

  图书室里也有书,但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旧书了,有些班级会自发组织学生买一批,但量也不是很大,书更新也慢。

  我们的孩子们啊,层次高一点的书读得不多,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影响他们的表达写作能力,和城里孩子差距太大。

    仅仅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书籍来填补他们像初生婴儿一般的求知欲望。

    据《杭州日报》


上一篇:捐款十万元 为贫困孩子设立奖学金    下一篇:揪心!3岁男童跌入滚烫油锅 双手受伤严重